专家观点

郭海松:别把乡村旅游开发看做实用主义的图景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目标的提出,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成为众多国家级战略和政策的交汇点,成为各级政府推动区域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的“试金石”。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旅游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面对“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笔者尝试对乡村旅游与乡村传统文化价值开发的关系进行探讨,期待乡村旅游在未来一段时期的乡村建设,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正确认识乡村文化价值

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乡村文化价值,从短期看是乡村旅游开发成功的基础和前提,从长远看更是决定乡村未来,维系中华文化独立身份、赢得世界尊重和认同的重要条件之一。

乡村对今日中国之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生态和生产上,更应该体现在文化上。正如西方文化从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的城市文明发迹,作为拥有五千年农耕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中华文化一直由乡村文化主导,离开乡村就无法全面精准解读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历史长河里屹立不衰,经得住任何外来文化冲击,外来文化都会被包容、同化,正是因为有乡村这个稳固的文化根基。

基于此,乡村旅游开发不仅仅需要关注农村自然环境改造和建筑硬体提升,乡村旅游也不应该仅仅是吃农家饭和住农家院。乡村千百年来形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以这些方式为载体,中国人骨子里的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劳俭朴、孝敬父母、家国情怀等优秀文化基因,才应该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核心。乡村旅游开发不仅仅是让农村居民口袋里钱多起来,更应该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心灵受到净化、行为得到塑造,理解并传承中华文化。

◎乡村旅游开发的误区:重景观打造轻文化保护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决策者、规划设计者和项目投资方出于对西方工业和城市等强势文化的艳羡和盲从,往往将城市开发的各种理念、方法不假思索地强加于乡村,再加上目前多数乡村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只能被动接受已经异化的设计改造。经过改造的乡村从表面上看,尽管房子更加漂亮、村容更加整洁,但却打破了乡村固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打破了乡村世代相传的熟人社会秩序,打破了乡村特有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良性循环,导致乡村传统文化逐渐被破坏、褪色和消亡,使乡村不再是可以慰藉心灵的家园。

◎乡村旅游开发的思路:让传统文化回归乡村日常生活

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侵蚀下,我国乡村长期以来处于落后状态,逐渐失掉自信。失掉文化自信的乡村日益空心化,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难以为继。而文化不自信、生产和生活落后的乡村,无论再如何改造,发展乡村旅游也是无本之木,从长期看都难以为继。唯一出路就是摒弃西方物质思维模式,用生态文明的思维来重新审视乡村,让传统文化回归乡村日常生活,重新唤起乡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重拾乡村文化自信。

让传统文化回归乡村日常生活,不是简单地回到古代乡村社会,更不是主张乡村“全盘复古”。而是要摒弃掉乡村传统文化中愚昧和落后的那一部分糟粕,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打造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活与生产、创新与传统高度协调发展的新乡村社会形态。使乡村不只成为城里人暂时逃离拥挤、污染都市生活的“天然氧吧”,更是反思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心灵获得慰藉和安顿的精神家园。

许知远在怀念钱穆先生的文章中写道:“历史最终还是报复了我们。我们这一代人粗暴地理解了历史,将世界看作一幅实用主义的图景,把任何事物都当成了手段,最终我们要承担缺乏生命意义的痛苦。”同样,如果我们这一代人粗暴地理解乡村,把乡村旅游开发看做实用主义的图景,我们最终也要承担生命意义的痛苦,历史最终也会报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