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意智库

朱承册:我国户外音乐节如何突出市场重围?

新闻摘要:“乐队怎么永远是那么几个?”“每次来的都是这些人,听腻了!”每当一个音乐节阵容名单在票务网站或豆瓣论坛上发布时,下面都会有网友抱怨音乐节千篇一律的声音。

更尴尬的是,到了现场的乐迷发现,不少音乐节都依照同一个“套路”展开:几个摇滚乐队在台上撑场,偶尔来几个流行大腕点缀。有大腕出现时,好几万人一窝蜂挤到一个舞台下,对着明星喊唱着成名歌曲;没有大腕的时候,周边的舞台虽然有乐队在场,但观众稀稀拉拉,听不出太多特色的歌迷们多数转战购物区,趁机买小吃填饱肚子。此类同质化的现象,也引得音乐人李志发文吐槽:“中国的音乐节不多,多的是总唱那几首歌,编曲、台词和造型千篇一律的乐队。”

乐坛新老音乐人青黄不接的状况,也制约了新面孔的出现。能上音乐节的艺人不像一般的晚会歌手,他们尤其要有和乐队配合的能力,对现场演出的编曲形式十分敏感,并且能和观众互动。这么算下来,适合上音乐节的音乐人本来就少,能叫得出名字的几乎都是入行多年的“老炮儿”。

另外,音乐节虽然号称“节日”,但也逃不开浓厚的商业逻辑。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这几年不少企业看中音乐节的市场,受利益驱动纷纷加入,但在策划时,主办方想的只是“找几个大人物吸引观众,赚回成本再说”。然而在一段时间内,“有卖点”的音乐人无非只有那几个。再加上好多音乐节都是各个音乐公司举办,肯定首推自家艺人,也造成了不同音乐节明星撞脸的局面。

“据我所知,光今年一年就有500多场音乐节, “这好几百个号称音乐节的演出中,能真正称得上是纯正音乐节的,加起来不到100个。”王毅说,音乐节的说法在中国被滥用,把音乐节当作一个大拼盘,什么都往里面装,最终呈现的效果参差不齐。“国外知名音乐节都坚持了很多年,但在国内,很多音乐节出现一次就消失了,能坚持做两年以上的,才算经受住了市场考验。” (摘自《北京日报》2016年8月13日《每次都看“熟脸”,你腻吗?》)

意象点评:面对音乐节不断泛滥、扩张的局面,在同质化竞争中,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国户外音乐节该如何寻找可持续发展方向。第一,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不求做第一,但求做唯一,在音乐内容上求新,避免陷入一成不变的摇滚表演风格,丰富流行、民谣、电子等各类音乐元素;在演出阵容上求变,灵活调整参演歌手、乐队名单,切忌几张老脸唱遍天下;在现场氛围中求参与感,重视现场体验,让每一位音乐迷都乐在其中、唱在其中。第二,走规范化发展之路,避免出现演出组织、场地管理、票务管理等方面甚至多重混乱,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做好专业的事”。第三,走高质发展之路,做到“高端呈现,一流服务”,不仅为音乐迷呈现一流的音乐表演水准和现场体验标准,还提供完善的食宿、交通、环境等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