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意智库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创新与创意营造

       乡村兴则中国兴,农业现代化则中国现代化,农民富则中国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最后堡垒。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颁布,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成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顶层设计和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乡村发展步入新时代的新征程,描绘新时代的新格局。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是一个城乡统筹、协调推进、产业融合、文化守护和改革创新的国家战略,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发展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包括经济振兴、政治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文明振兴战略等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部内涵。其中,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是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构成和内在动力,是实现现存全面振兴战略的内在保障和根本目标。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就是要高度重视乡村文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培育乡村文化原创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孕育了“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文化道统和“乡土中国”的儒家伦理,并穿透二千多年的漫漫丝路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世界的精神格局。“记住乡愁”与“实现中国梦”成为中国在守住传统与开拓未来中展翅高飞的两翼。要系统整理乡村文化资源和自然博物资源,保存乡村文化遗产,推动乡村主题展示馆的设立和乡村文物的馆藏充实,建立乡土中国文化基因库,重视新乡贤文化的塑造,引导乡村传统仪式的日常生活重建,为乡村文明的保育提供源头活水,实现乡村文化复兴。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就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乡村文化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的文化价值,培育有利于乡村文化生产力要素,推动文化科技、文化企业、文化金融进入乡村文化产业,积极构建乡村文化市场的现代体系,利用PPP模式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特色工艺、节庆会展、表演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文化艺术创作计划,组织大地艺术、花田艺术等自然生态艺术展览,积极拓展具有特色乡土题材的影视、出版等现代文化产业,提升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的新兴文化产业,实现遗产保护、艺术创作、传媒推广和功能创意的有机统合,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就是要协同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生态系统,大力拓展乡村文化创新力。在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乡村创意农业、特色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等六级产业。要实施乡村文化创新战略,协调“人事物场境”和“人文地景产”等要素的乡村总体创意营造工程,协调乡村故事馆、村落美学、生态博物馆、野外博物馆和现地博物馆的建设,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培育乡村文化IP的“一源多用”,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向乡村文化经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就是要推进乡村文化社会的综合治理,增强和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优势。要保存乡村的乡土味道和泥土芬芳,坚守土地情怀和根土精神,守住生态环境的底线,在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等乡村互联互通工程的推进中,要将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让乡村宜居风貌和生态环境显著区别于乡镇和城市,在乡村中“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综合培育乡村的文化认同、生态永续、文化保育、生活品质提升及产业振兴。积极发扬乡村的基层民主,自下而上的引导和自下而上的推进相结合,培养乡村文化类的社会企业和新时代的新乡绅。通过文化立乡的系列措施,推动建设富有乡村特色和现代活力的绿色生活、乐活生活和有机生活,构建中国乡村特色的美好生活范型。

       总之,进入新时代的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要求新思维和新模式,要将物质思维和文化思维相统一、以文化思维为先,要将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相统一、以乡村发展为重,要在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社会转型中,将文化创新意识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和多领域,最终实现乡村产业发达、生活幸福、文明繁盛、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全面振兴。


注:本文转载自向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