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是博物馆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早在2011年6月颁布实施的《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即有专门条款对“发展文物博物馆相关文化产业”进行了论述:“鼓励具有市场前景的文物资源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与产业和市场相结合,参与创造物质财务和精神财富,实现文物有效传承和持续发展。鼓励和支持文物旅游、文物复制、文物信息、文物出版、文物展示、文物创意、文物流通、文物知识产权等相关文化产业发展”。这一表述,树立的是一种符合时代特征和市场潮流的文化资源观和发展观,然而,这仍未充分揭开博物馆文化产业行业格局的全貌。
从产业链角度来讲,博物馆依托其馆藏资源、空间资源、品牌资源、智力资源等资源序列可以进行类型多样的文化产业开发,产业链长、复合性强、融合度高是其根本特征,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理论上,一个单体的博物馆可以通过对博物馆本体产业的深度开发形成包括文物信息、文物出版、文物展示、文物创意、文物流通、文物知识产权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产品或服务,构成与自身资源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条;也可以通过向影视传媒、数字内容、文化旅游、文化演艺等在内的关联文化产业业态延伸,通过与吃、住、行、游、购、娱等关联要素的全面融合与渗透,甚至通过与农林牧渔等业态的多元结合,构建带有自身文化基因的复合型文化产业链条。基于此,各博物馆均可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打造独具特色的产品体系和延伸产业项目,逐步构建起较为完整合理的特色产业链。遗憾的是,博物馆文化产业这一优势在目前的行业发展中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整体来看,占我国博物馆总数绝大部分的国有博物馆作为财政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对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动探索不够、理念比较保守,以为公众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为主;民营博物馆中部分尚存在生存问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就文化产品类型而言,以文化旅游、衍生品(复仿、纪念品)开发为主,文化产品种类有待丰富、服务范围有待延伸。特别是对博物馆休闲服务功能开发不足,与教育、休闲、娱乐、商业等领域的融合不够,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正如罗兰贝格2013年发布的《中国博物馆的价值重塑》报告曾指出的,“要将这些博物馆潜藏的巨大社会、文化及经济价值充分发挥,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机构,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当下处于转型期的文博机构而言,合理有效的文化产业开发,还需要结合现代科技、人们的审美观、生活情趣和需要来实现它的价值效益。从这一角度出发,应重点关注以下发展趋势:
1、体验化。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与“知识”的关系由单向(被动接受)向双向(互动)到多向(群体、社交、分享、传播)转变。互动的趣味性、体验的创新性、产品的设计感、服务的品质感成为衡量产品与服务优劣的重要准则。博物馆应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特色,打造全方位、系统型、品牌化的文化体验项目和产品。
2、休闲化。公众对包括餐饮、购物、休憩、娱乐、演艺等在内的休闲服务需求越来越高,要求博物馆在专业水准之外还要具备完善的休闲服务功能,博物馆应该具备品质化、精细化的服务能力,从而带动娱乐、休闲及商业的繁荣。
3、内容化。与文化产业整体由“资源型”转为“内容型”的趋向一致,将资源体系转化为可销售、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内容的生产能力将成为决定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对于知识、文化的“再研究、再加工、再解读”能力将决定竞争力。这要求博物馆应重视打造基于馆藏的内容生产(出版、影视、演艺、动漫)能力和内容品牌。
4、细分化。以新兴的小微博物馆为代表,通过专注某一细分领域实现专业与卓越,以新鲜、有趣、娱乐性、精致度、素朴、原真性等多元诉求丰富了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这要求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明确细分市场所在并据此谋划发展战略。
5、互联网化。当今世界,品牌/产品的推广、销售及资源整合能力日益依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基于互联网的渠道开发、自媒体建设、社群(粉丝)经营、产品创新能力成为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必备能力。这就要求文博机构务必增强互联网意识,加强基于互联网的资源整合、产品开发及营销推广能力。
6、数字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博行业从展示手段、体验方式到产品形态,全面数字化趋势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各文博机构重视数字内容建设与开发,加强虚拟现实、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应用。
综上,博物馆文化产业产业链点多面广、类型多样,这就要求文博机构自身必须要有开放意识,并且不断提高自身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及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能力。不断地将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尽可能地整合进来,真正形成产业循环发展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