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46号文件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尽管中国的体育产业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规模不大,活力不强。2015年,中国体育总产值约为4000亿人民币,约占GDP的0.7%;而美国2015年的体育总产值约为4984亿美元,约占GDP的2.6%。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体育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活多样化消费需求、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这块巨大的蛋糕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引得各大巨头虎视眈眈、摩拳擦掌。
根基:大众体育蕴含巨大市场潜能
毫无疑问,体育产业的崛起是以大众体育市场的繁荣为基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精英体育逐渐走向大众体育。而中国14亿基数的人口红利更孕育着巨大的价值空间和发展潜力。以马拉松为例,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在2010年只有13场,2014年增加到51场;到了2015年,暴涨到134场。
凭借敏锐的嗅觉,各大巨头纷纷布局大众体育市场。阿里体育与乒羽中心打造的“乒羽家园”平台,覆盖日常活动、参加比赛、约球交友、场馆预订、专业培训、器材消费、出行旅游等各个环节;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相继投资了大学生足球联赛、校园足球教育、申花球迷联赛等项目。同时,微信运动、健身打卡在朋友圈的大行其道,更提升了大众对体育和健身的意识和参与感。
尽管大众体育市场一片向好,但体育资源仍未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与百姓的生活相去甚远。例如,中国目前场馆数量在180万,完全开放使用且有预定的有11万;其中超过70%的场馆属于教育系统、体育总局及政府部门,且不对外开放。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6倍,却只有1万家健身房,数量是美国的一半。因此,大众体育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激活,需通过盘活场地利用率、培育体育社团组织、规范赛事运营、普及运动常识等途径来进一步推动大众体育市场的开发开放。
杠杆:互联网+促进产业创新升级
体育本是传统行业,互联网为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日益进步,分散的体育资源被进行重新整合、利用、共享,解决了传统时期的诸多痛点,创新了商业模式,推动了体育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升级。
瞄准互联网+体育的广阔蓝海,围绕赛事内容、场地运动、大众健身的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涵盖赛事服务、体育娱乐、场地运营、产品O2O、体育社交、体育培训等若干领域。
尽管品类繁多,但无论是市场还是产品本身都需要不断培育、走向成熟。调查显示,有75.8%的网民认为体育类互联网产品还有待改善;且网民最主要使用的产品为基础功能类产品,前三名为赛事直播、教学指导和场地预约。因而,在网络化与智能化的趋势下,进一步探索体育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提升消费模式和用户体验,成为产品提升的突破口。
同时,智能硬件也在体育产业的风口中蓄势待发。目前来看,网民使用智能运动设备的比率还较低,主要由于产品大多只提供检测等基本功能,且使用场景等问题尚未解决。但通过智能硬件获取的运动习惯、兴趣爱好、健康指标等海量大数据,将人、体育、健康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体育运动、医疗健康等增值服务,产生无限的价值可能。
支点:体育IP撬动全产业链开发
曾经风靡影视行业的IP,如今在体育产业风头正劲。相较于影视IP需要承担更大的票房风险,体育IP的粉丝群体对赛事转播的依附性更强,也彰显了更明显的优势。
政策驱动和新媒体崛起,打破了赛事转播由央视一家独大的局面,也使得顶级赛事的IP抢夺战日趋白热。例如,乐视体育拥有310项赛事、超过10000场赛事版权;腾讯重金砸下NBA版权;万达集团收购了马德里竞技和世界铁人公司。版权的激烈争夺导致价格的持续攀升——中超5年的版权高达80亿天价;腾讯所持的NBA版权耗资5亿美元,是此前新浪的5倍。版权市场的入局门槛被不断拉高,逐渐成为巨头间的博弈。
随着体育产业的运作模式由政府运作走向市场化运作,抢占体育IP的核心目的在于推动市场化的全产业链开发。传统的体育赛事运营主要依靠门票收入和广告赞助;IP衍生则以赛事转播为原点,开发资讯、社区、票务、短视频、真人秀、体育游戏等更多衍生价值。
与此同时,除了引进国外顶级赛事IP,亦要加强对本土赛事IP的培育。若能进一步加强对中超、中职联、中网等本土体育IP的培育与管理,其价值必不可限量。
体育的发展程度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国民的素质品格。从体育事业到体育产业,从举国体制到全民健身,体育日益成为普罗大众乐享品质生活、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体现。体育产业积蓄着巨大能量,政策扶持、科技进步与资本入局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令人心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