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全民健身热情日益高涨,我国体育产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经历了融资困难和互联网浸入下,体育产业发展也越加顽强并富有多样性。缺少现金流、缺乏体育人才等困境也昭示着发展中的弊病。产业融合逐渐成为发展主流。本文将通过数据分析和微观市场角度,对体育产业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在2014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46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到对体育产业的目标和要求:
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从2015年1.57平方米——2030年2.3平方米,增长46%;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从2015年3.6亿人次——2030年5.3亿人次,增长47%;
健身休闲产业规模到2030年达到16万亿水平,总规模持续扩大。
出台各类主要政策文件12余种,各省市体育产业规模目标总额达7万亿,远超国家5万亿目标。多方面、全覆盖的建设目标说明了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全民健身成国家战略。
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2014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为33.9%,相比2007年增加了5.7个百分点,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大幅提高,主要集中在20-40岁人群中,所占比重翻倍。
(图1:2007-2014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堆积柱形图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
互联网数据较为明显,2016年运动健身类APP覆盖人群稳步增长,用户规模和运动频次也逐渐增加,单用户使用频次与时长增势迅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互联网工具来辅助自己的运动生活。
(图2:2016年1-9月运动App月度总覆盖人数和总使用时间 来源:数据检测中心)
2006-2013年最新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体育场地面积稳步增长。
(图3:2006-2013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长情况柱形图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
2013年体育场地面积达19.9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1.46平方米,体育场地达169.5万个。
在体育服务方面,以现代运动健身为例,截止2016年8月,全国俱乐部数量达到10000以上,增长20%,国家职业资¥格持证教练达到34560人,同比增长77%。配套服务业增长迅速,逐渐健全。
自2015年起,体育类投资151笔,是2014年同类投资项目的3倍,是以往所有投资笔数的2倍之多,但一半是“追风口”的种子/天使轮投资。2016年,出现了种子/天使轮投资笔数的下降。火热程度的下降,标志健身休闲产业资本开始冷静。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民众对运动健身的关注度迅速提升,群体运动和个人运动也受到广泛关注。健身运动成为全民话题,如全民晒马甲线、A4腰等成为潮流;微信、微博等各类热门话题也由运动健身独占鳌头。
2012年-2016年“运动健身”百度搜索指数图(30天周期)
(图4:2012年-2016年“运动健身”百度搜索指数图(30天周期) 来源:百度指数)
(图5:形象比拟类检索意图排名条形图 来源:百度指数,2016年检索指数周平均值)
在高民众参与度和温和的市场环境下,体育用品、赛事服务、场馆服务等传统体育产业,率先做出体量和规模。近年,A股体育相关公司65家,新三板体育相关公司25家,证明了运动服务项目在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下蓬勃发展。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图6:以跑步为例看周边用品检索意图¥增速 来源:百度营销研究院《大数据解读体育全民化》)
但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1.社会问题
场地问题:2013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6平方米,仅占日本现有的1/12,我国人均体育场地资源还远远不足。同时,场地利用率低也加剧场地资源紧张难题。
民众困扰:民众可选运动种类单调,多数运动受场地、技术、教练等限制,开发程度较低。民众对运动伤护服务呼声高,渴望专业运动教练为运动健身作指导。如何动?怎么动?成为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2.产业问题
产业整体处于导入期,民众对产品缺少认知,忠实用户存留少,流量规模小。大部分企业以初创企业为主,融资规模小,无龙头品牌。运动服务类产业基础薄弱,市场还没有形成。创业热情逐渐下跌,企业面临人才断层、资金链断裂、无法挖掘用户意愿等多方面问题,近50%体育创业项目关闭或转型。
产品问题:体育服务产品与体育商品单一,无法满足用户专业化、定制化产品需求。
商业模式:畸形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羽毛球、游泳等传统门票捆绑销售、规定“低消”;现代健身出现不封顶会籍、速成培训、“超卖卡”后捐款跑路等现象。这些模式与现象对产业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3.专业问题
体育人才培训体系还有待加强,相关培训机构资质与专业性受到社会质疑,培训市场缺少“有形的手”有效监管。人才培育仓促,“上午培训、下午上岗”的情况极为普遍。精专业高素质体育人才稀缺,难以补充当前迅速发展的市场需要。人才划分粗略,行业急需体育金融、体育医疗、体育旅游等专业化人才。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体育产业面临的困境需要在以下三点着重突破。
1.普及体育运动专业知识,做好体育基础设施完善工作
体育运动知识,并不应“围”在墙内,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也有不同的知识,按需分类,合理传播,深入教学。以社区基层为基础,做好体育宣传周,运动安全月等线下工作。通过微信、微博、运动APP等互联网渠道创作“漫说体育”、“运动安全五分钟”等线上宣传活动。
在新建场地开发上,以PPP模式为主要模式,BOT和TOT作为补充模式。加强社会资本注入,场地运营向品牌化、市场化发展。鼓励新型专业化场馆建设,如:拼装式游泳池、笼式足球场等。在盘活老旧场地上,通过承包、运营改制、租赁等方式,结合互联网+场馆的O2O模式,充分提高场地利用率,提倡多模式、专业化运营。在场馆服务上,以人为本,通过O2O等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服务内容标准化、规范化、多元化,构建体育服务综合体。
(图7:体育服务综合体)
2. 打造产业明星IP,构建完整共享型生态平台
在中小企业为主的市场氛围下,孤军奋战是痛苦的也是易亡的。互联网与产业融合是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式。通过UGC的培育与筛选做为基础,PGC与OGC的联合养成作为纽带,实现明星体育IP的营造,建设新型体育产业互联网共享生态平台。通过线上平台的专业引导,打造小而精、多种类的运动健身场馆、运动项目体验中心、体育景观游览景区、娱乐社群、医疗康体中心等线下场馆。构建有趣有文化的运动场景,有趣且有用的运动服务是新的目标。互联网3.0与体育2.0交互融合,实现了产业内互助互融,发展丰富多彩的新体育时代。
(图8:共享生态平台)
商业模式的重新洗牌,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传统的场地租赁、俱乐部会员制、教练培训制等不健全的商业模式下,极大阻碍了体育产业健康化发展。围绕产业自身,要以人性化、专业化、故事化、个性定制化的方向设计产品,增强产品内容,提高产品与用户的切合度,精细划分供给端和用户需求端,稳定用户群,实现用户的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运动人群与消费者要积极响应政府相关监管政策,发现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通过法律渠道合理解决,共存共赢。
3.均衡培养产业人才,技术与头脑共同丰富
体育产业人才应分为创意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营销人才、渠道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研究人才七类。技术人才并不应该成为产业驱动的主要人才和产业运营人力承重点,其他各类人才均衡成长才是产业持久发展的根基。遵守产业开发原则,规范产业培训体系,提高行业人才素质要求。这需要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各个企业的共同协作,为产业源源不断提供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