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朱承册:“故乡情,儿时味”,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文化回归

《诗经》有言“陟彼岵兮,瞻望父兮”,诗人李白月下长抒“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余光中先生的千古“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上下几千年,乡土情结在每一个中华游子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这是一代代华夏儿女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总书记内心坚守经典古风遗韵时对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描绘的基本蓝图。

在乡村振兴战略兴起的时代视角下,面对当下中国农村文化遗产消失、人口外流、产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等现实问题,思考如何唤起离乡游子的乡土情结,勾起大家心中儿时味道,对于实现乡土传统文化精神回归,找回乡村失落的“乡愁”,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

复兴传统文化,唤醒童年记忆

有一个很典型的现象,2000年以前中国农村的很多特色传统文化习俗现在难觅踪迹,男女老少都在感慨年味都去哪啦,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旅行过年,不可否认,“乡愁”正在因为农村文化传统的消失而渐渐变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革故鼎新,也要倡导传统回归,留住历史记忆,保护乡村文化个性,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儿时的文化氛围,回想起童年的记忆,是重塑或者留住“乡愁”的关键一步。一定要加大力度挖掘好、保护好、重现好每个乡村独有的风俗、礼仪、饮食、服饰、建筑、戏曲、手工制作等传统文化形态,实施非遗入户、文化活动入场、文化产品入展、文化符号上墙、传统礼仪进家、文化景观进村、文化大师进课堂等一系列传统文化回归计划,从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打造中国乡村传统文化感知体验系统,让在这片土地生长、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人都能在乡共享这份集体记忆,唤起大家对农村土地的文化认同。

塑造创意场景,讲述乡村故事

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是人们品味故乡和寄托乡土情感的载体。从人的内心和情感角度去理解,结合文化与旅游、创意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现实环境,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文化回归需要积极探索场域化、情景式的故事表达方式,构建一系列有话说、有内涵的创意化故事体验场景,不断塑造乡村故事的体验价值和膜拜价值,从而引发大家的情绪共鸣和故乡情感发酵。例如,以绘画涂鸦的方式勾勒有画面感的故事墙、故事屋;结合现代多媒体、虚拟技术,搜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乡俗故事、生活故事、文化故事、人物故事等各类乡村故事资料,打造数字化乡村故事资料中心和体验中心,让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深入研究故事人物及环境,融合现代大地艺术、园林艺术、装置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等,在村内村外塑造一批艺术景观、田园综合体、主题旅游景区、特色文化体验基地等;利用现代影视技术,拍摄一系列写实的乡村生活故事纪录片,追寻乡村土地的生活记忆;组织当地常住人员,开发一批特色化演出节目,实现在重大节日里本土特色文化节目的常态化演出。

破题产业发展,引领乡土文创要素回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基本目标,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来来乡村经济升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通道,绝对不能单纯依赖城市、大企业等外部力量支撑,更应该坚持自身核心地位和发挥自身核心作用,尽快着力培育好当地文创土壤,建立市县镇村等多级联动培育机制,不断优化文创环境,增强产业发展实力。根据当地特色文创资源存量及实际文创环境情况,出台审批、税收、贷款、人才、技术等一批既前瞻又实操的优惠政策,免费提供一定数量规模的创意工作室或特色人才创意基地,设立专门性乡村文创引导基金,积极搭建文创品牌宣传推介平台,构建政策、资金、办公、品牌孵化等全方位文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努力促进以人才为核心,兼有资金、技术等农村文创要素的回流,以及相关文创项目在当地落地生根,打造全力留住本土创意力量、积极吸引外部创新资源的乡村文创产业造血系统,形成“人才留在乡村,创意落在乡村,艺术嵌在乡村”的健康、可持续的创新发展局面。

传统文化的复兴,乡村故事的回响,创意要素的回流,是新时期乡村文化回归的基本体现,也是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呼唤回归的重要体现。沿着浓浓乡愁的方向出发,带着泥土气息的芬芳,追寻着儿时的脚印,满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架上现代创意的翅膀,不自觉地去感受与我们自己相关的乡土故事,这就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回归的真实魅力。未来的中国乡村,不仅山水美丽,宜居宜业,还是人们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寄托感情、追忆旧人的心灵栖息地。

(本文首发于中国文化报文化财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