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朱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关键因素

当前,我国正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解决供需错配的问题。对文化产业来说,虽然近年来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5%,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文化产品数量多、精品少;产业结构落后,数字类、创意类业态较少;文化消费与需求不匹配等等。因此,文化产业也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发挥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树立精品意识

 我国文化市场充斥着大量同质和山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产品附加值低,文化品牌尚未形成,文化企业的经营模式粗放。以动漫产业为例,国家自2004年开始重视动漫产业,一年批了9家动漫产业基地。政策利好期间,受益者包括以打造动漫产业园为概念的地产商和靠生产大量低质动画来获得国家补贴的企业。到2012年,政府补助对动漫企业利润总额的贡献率为42.35%。优质动漫产品和企业严重缺乏,动漫产业链不完整,产业发展乏力。

 对比来看,迪士尼今年出品的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火速成为内地动画电影票房冠军。鲜为人知的是,这部作品历时5年筹备,项目启动前花了约18个月进行研究,有近500位工作人员参与制作,共绘制了19.7万张草图。为了使电影中的64种动物的毛发更加形象逼真,一个几秒的镜头可能耗时数月制作。

 用急功近利代替精品意识,成为文化产品粗制滥造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文化供给的质量,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用精益求精、千锤百炼的匠人精神贯彻始末,才能真正创造出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打磨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建立市场核心

 文化具有“双重属性”和“两个效益”,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如果不恰当的介入往往会导致企业的专业水平低、市场能力差、产品竞争力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因而,培育优质文化产品、释放文化产业动能,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激活市场主体,建立公平开放、良性竞争的文化市场。

 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速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通过简政放权、放松管制、减轻赋税等,提高文化市场的开放程度和规范程度。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管理体制,打破长期以来文化管理职能割裂、政出多门的情况,实现文化资源跨体制的自由流动整合。

同时,维护文化市场的规范有序还需要依靠法律手段。目前,我国在文化领域的法律建设还相对滞后,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体系,提高文化立法内容的覆盖面和前瞻性,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创新要素驱动

 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点。发挥文化产业创新要素的驱动作用,重点抓好人才、科技、知识产权和资本四大要素。

 文化产业是以人力资源带来创意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使得人才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同时,文化产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对于人才的能力与水平有着相对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与人才储备存在较大缺口,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制定文化人才战略,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障的体系与机制,落实保险、奖励等经济激励制度。

 发挥科技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积极对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环节进行科技化改造,加速推动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博会展等传统业态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互联网文化、动漫游戏、数字出版、3D打印、虚拟现实等新兴战略科技文化业态。

 知识产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鼓励创造、激励创新的重要体现。然而,盗版等侵权行为却严重制约了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健全和强化知识产权制度,推动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和应用。建立知识产权登记、评估、质押、交易的机制,保障和鼓励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流通。积极实践知识产权资本化新模式,探索知识产权登记、转让、交易的机制,开发探索版权金融、版权资本化等金融手段,吸引活跃的社会资本进入。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当前,文化领域与金融资本融合不足,破解金融难题、补齐金融短板,实现文化与金融的有效对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不断创新和丰富文化金融产品,扩大融资渠道,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通过制度创新,营造宽松金融政策环境,引导各类资本参与文化领域的PPP模式。建立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产业融资担保等瓶颈领域的建设,如推动版权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机制,建立项目数据库、投融资服务平台、技术金融孵化机构等。

(原文发表于《中国文化报》文化财富周刊12月3日头版)